一部《闪电侠》,让超英电影倒退十五年_全球今日报
(资料图片)
上周,编辑部哥几个去看了《闪电侠》。
该说不说,这观影体验真就像神速力,一下让超英电影倒退十五年。
往坏说它的特效PS3水平,某些镜头愣像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身子整了个Deepfake换脸。但往好说,2008年还是超英电影要扎扎实实讲故事的阶段,那时的游乐场属性也许差点意思,却真能拍出与正八经故事片媲美的好电影。
所以老规矩咱不是电影号这篇不是影评,而是一个被激进粉头开除DC粉籍的美漫爱好者夹杂大量主观情绪的闲聊。全篇你若觉得有啥洗的地方一定是我蠢,你有啥反对的地方一定是你对,因为这部跳票6年终于憋出来的电影终于为DCEU长达十年的混乱画下了一个句号,重新开始继往开来便是它最大的意义。
一
讨论《蜘蛛侠:纵横宇宙》时,我们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电影不是电视剧,一部合格的院线片必须保证故事完整或角色塑造完整。
然而作为一部没介绍过起源的电影,《闪电侠》改编自出场角色众多故事线复杂交错的《闪点悖论》,又同时要承担终结DCEU旧宇宙功能。可以说,要短时间让不熟悉这个角色的人爱上他本就是逆天改命的硬核难度,因此进影院时我对他讲好故事几乎零期待。
却没想到,制作组取巧地利用了多元宇宙的特性圆满完成了所有工作,甚至遵循英雄「倒下-成长-奋起」架构,让《闪电侠》成为了一部主次分明的起源电影。
在我看来,主角巴里的塑造在DCEU里仅次于有着两部个人电影的神奇女侠。
(剧透预警,不想被剧透的建议直接跳下一段)
主创如何做到的?
答案是双闪,由一人分饰两角。电影用穿越救母引发时间线变动的冲突叙事,却不完全是《闪点》原作的平行宇宙,而更像是回到过去,穿越后既存在主角23岁的老闪,又存在一个18岁的小闪。
此时,老闪更似导师的角色,为防止悖论发生自己没有超能力必须让小闪经历一次获得神速力的过程。因此,我们以第二视角直观看到了18岁的小闪如何从嘴碎大学生一步步成为闪电侠。
那么通过大闪小闪的对手戏,便很自然的有了角色弧。
比如老闪被毛糙莽撞又叽叽喳喳的小闪弄得心情烦躁吐槽自己原来这么讨厌,没妈的老闪嫉妒有妈的小闪无忧无虑甚至连上学穿的衣服都打包带回家给妈洗,以及最终宇宙碗部分小闪魔怔似的反复穿越挑战不可能改变的事,却无疾而终时,大闪眼睁睁看着,重新审视自己。
埃兹拉米勒用超凡的演技让本质同一个人的两位闪电侠好似两个人,却让电影在保证笑料和游乐园式娱乐性的同时,得以向内深挖个人成长与如何面对遗憾这种普世却不失深度的主题。哪怕观众不是DC粉丝甚至对超英没那么大兴趣,我想也能被巴里艾伦与他母亲的戏份打动,与之共情。
因此,我才敢说他像2008年的超英大片,故事完整,角色有魅力,是部能让你认识并爱上主角的起源电影。
二
作为光怪陆离的多元宇宙题材,《闪电侠》为粉丝准备的福利多是无需置疑的。早就确认的凯奇超和宣传片里有佐德三人组的回归且不多说,本阿尔弗莱克蝙蝠侠的动作戏,神奇女侠的出场,以及最终战宇宙碗的高密度露脸,最不缺的就是惊喜。
连观影前比较争议拉丁裔超女卡拉,也用色气的身材,看垃圾似的眼神,以及设定下独树一帜的破碎感收获了一片好评。
下月要上的超人动画同样也会出现一位可斩男可斩女的黑皮路易斯。Tomboy+拉丁裔的组合算是给DC玩明白了,咱之后会考虑出篇专门的Tomboy性癖考据。
而迈克基顿版蝙蝠侠,虽说时代久远,很难赢得所有人喝彩。但基顿蝙沉稳睿智却独具一格的幽默感亲和力,会是蝙蝠侠这一角色被神话后的偶像包袱下,你应当重新发现的魅力。
要知道,是89和92两部蒂姆波顿版《蝙蝠侠》为哥谭注入了黑色童话式的哥特气质。虽有某个粉头质疑当年蒂姆波顿是挂着蝙蝠侠的名字拍了个自己的三板斧,但如果你玩过受其影响的《蝙蝠侠:阿卡汉姆》三部曲或后来哥特元素越来越多的漫画,会发现正是波顿强烈个人特色反向输入改变了蝙蝠侠这一IP,漫画式的有趣与老蝙蝠的现实感或深度,从来不是两不相容的东西。
比如这个平行宇宙中,基顿说“哥谭是全美国最安全的城市。”
有喜剧效果又细思极恐,确实是基顿版蝙蝠侠才有的气质。
尤其对我这种看《蝙蝠侠TAS》动画剧集爱上DC的人来说,这正是十五年前的童年味道。如果最后彩蛋不是乔治克鲁尼而是贝尔的蝙蝠侠,我想我会在影院里当场发出尖叫,很不理智的给他一份满分影评。
三
目前来看,《闪电侠》的票房很不乐观。
哪怕不算宣发费用2亿多的制作成本也需至少7亿的票房回本,而它的首周票房只有1.3亿,按这势头说是扑街扑得亲妈都不认得一点不过分。
我想除了特效拉胯之外,究其原因,正就如上文我说贝尔蝙蝠侠出场我会毫不理智的给满分一般,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与一般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有类似偶像男团的功能。必须要伴随粉丝成长,寄托粉丝的梦想。而这也是为什么去年的《蜘蛛侠3》能仅仅靠“三蛛同框”的噱头撑起十亿多美刀的票房。
漫威一阶段虽相对平庸,却很好的立住了角色,为后来的爆发打下基础。
而《闪电侠》却与偶像的逻辑刚好相反。主演埃兹拉米勒在夏威夷打人是塌房被抵制,公司与大超本蝙等人气角色的纠纷是背叛,告别扎克斯耐德更被视为给老DCEU盖上了棺材板,几乎彻底扼杀了扎导宇宙回归的可能,传统的粉丝基本盘内部更是突出一个乱。
扎导确实有魅力
最离谱的声音就是剧版《闪电侠》粉丝的抵制,看格兰特版闪电侠只想要个客串电影却没有很伤这部分人的感情,明明都爱闪电侠,两波人遇到都可以自己打起来。
再加上现在好莱坞电影与超级英雄电影双双遇冷,烂片《沙赞2》与《黑亚当》对DCEU这个牌子的损害,也就不难理解在“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的情况下,《闪电侠》的票房号召力就像跳票这六年女主角愈发臃肿的颜值一般,风光不再。
四
我并不认为超英电影偶像化是坏事,没超英我当小屁孩时照样会跟同学为了「艾斯奥特曼能牛X还是杰克奥特曼更X炸天」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在华纳混乱的规划下,DC粉内部的抽象突出一个无出其右。每当新电影上映,挺扎导的与反扎导的,电影支持者与原作婆罗门,DC战狼与“漫威50万”,乃至电影粉、漫画粉、电视剧粉、游戏粉都能因为那么点细枝末节的分歧吵得天昏地暗。
尤其混圈的应该记得,大概2年前B站的DCup主还曾爆发一场内战。在粉丝的拱火下持两种不同立场的up主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互出内容阴阳怪气开除对方粉籍。在国内美漫薛定谔的二次元分类中着实体现了那句“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更早DC粉与漫威粉拉开架势对抗时更是如此,哪怕儒雅随和如我,也会被美漫小白一句“蝙蝠侠为什么没出现在复仇者联盟?”的钓鱼搞得怒发冲冠,愤而留下万字论文《蝙蝠侠大战超人,你们丫看不懂是没慧根》。
尤其漫威与DC两波粉丝的主战场在百度「北美票房排行榜吧」,以致原来在此吧讨论电影的影迷深受其害,聊其它电影的帖子直接被屠版刷没,好好聊超英电影的,不出十个回复两边打成一团,只剩类似索狗大战软蛆大战任豚的负面情绪。
普通影迷吓跑一大批
要知道,我跟华纳是有私人恩怨的。
17年我曾被邀请去看了《正义联盟》30分钟剪辑的点映,那效果看着就如2077的《火线夜之城》,看完我心里只觉得它出来了秒天秒地。于是回来立即写了篇狂吹的稿子,买6张电影票邀亲友共赴DC绝杀漫威的历史时刻。
后来的灾难结局我想你知道了,走出影院那刻,我听到了个人信用裂开的声音。
个人现场拍摄
但在作为普通影迷立场上我依旧认为华纳相比友商更擅长挖掘导演个人风格,其“滥片华”的名声在外制作风格相当多彩。而不是部分说法里「华纳只会微操干预导演创作」,恨不得做成思想刚硬摁进非DC影迷的嘴里。
但不管怎样,十五年的DCEU终于结束,那些争议终将化为尘土。
我感谢他们伴随我的青春,但我也会像《闪电侠》最后的选择那般,把回忆放在心里,但往前看,不再挽留遗憾。
虽然不知道这次推倒重来后詹姆斯古恩是否能带领DC回到十五年前超英电影方兴未艾的黄金时代。至少削弱了互撕的有毒氛围,让互相除籍的讨论环境退出,大伙可以安静当个美漫爱好者。
就像现在你问我最爱的DC作品是哪部作品,我会回答争议最少,最“儿童向”的《TTG》,以及《飞天小女警》《小马宝莉》团队制作,看神奇女侠与超女百合,蝙蝠女与哈莉奎茵搞姬的《DC超级英雄美少女》。
任你深度艺术或者完爆对家我都没意见。
但我觉得让我心情愉悦的美少女贴贴,才是神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