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教育 > 正文

张三甲:晚清最后一位武状元,曾打败武术大师霍元甲,却英年早逝

霍元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术大家,除了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之外,很多有关霍元甲的影视剧,也在不断轮番播出。

可以说霍元甲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武术魂,而且也是清末时期的爱国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被神化了的爱国武术家,他的武功早已经被传的尽人皆知。


【资料图】

但常言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有一位号称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的人,他曾和霍元甲交过手,而且打败了霍元甲。

他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武状元张三甲,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下这位武状元的人生。

一、封建社会,尚武之风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度风靡一时,所以很多寒门子弟,都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殊不知除了读书这一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

读书人可以考科举,而练武之人则可以考武举,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最终拔得头筹的人就是武状元。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所以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了。在“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祸乱”的时代,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地位同样重要。

其实,科举制兴起于隋朝,但却在唐朝时期发扬光大,而武状元考试也是时期的专利,这种类型的科举考试是由武则天建立,按照当时的规矩每年一考,为了国际的军事建设储备了很多军事人才。

这种武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并于1898年最后一次武举考试之后彻底被废除,而此时正处清光绪统治时期。

二、最后一位武状元

古代社会习武之人都有侠义之心,他们要么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个武举人,要么就会流落江湖行侠仗义。在晚清时期,有很多习武之人都纷纷创办武馆教授徒弟,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用一身武艺报效国家。

1876年,张三甲出生于开州户部寨村,虽然家庭清贫但却是一个武术世家,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练习武艺。

可以说张三甲简直是天生的练武奇才,无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是弓箭、软鞭等各种兵器,都能够耍得有模有样。

另外,张三甲从小就臂力过人,百八十斤的刀耍起来犹如盘龙翻舞,为了能够让儿子有更好的前途,张三甲的父亲将他送到了杨什八郎村,拜开州武林高手杨国昌为师,希望他学成之后能用自己的一身武艺,为国家做点事情。

由于张三甲的武艺十分精湛,所以在老师的推荐下,他走上了一条科举考试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张三甲经过苦战终于赢得了武状元的头衔,而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因为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朝廷下诏:“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遂“永远停止”。

历经五个朝代的武举考试,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而张三甲则成为了收官之人。

三、击败霍元甲

霍元甲是清末时期的爱国武术家,他于1868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由于霍元甲的父亲是一个镖师,所以他自幼便研习武艺,后来还继承了家传“秘宗拳”绝技。

在当时社会中,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手。1909年,41岁的霍元甲创办“精武体操会”,并成为了沧州十大武术名人之一。

能够打得过霍元甲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很多影视剧中,霍元甲曾打败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武士,这让他的名气一时间风头无两。

而张三甲在获得了光绪帝钦点武状元之后,一直在光绪帝身边当侍卫。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当时,有很多武林高手都纷纷找张三甲切磋,这其中就包括大侠霍元甲,而张三甲和霍元甲的比武,则有世纪之战的意味。

结果他们二人刚一交手,霍元甲便了解了张三甲的功底,并且他自知打不过张三甲,于是在比试两招之后便匆匆离开了,于是张三甲的名气更大了。

但可惜的是张三甲命短,所以在民间远不如霍元甲、黄飞鸿有名气。

结 语

张三甲作为晚清时期的最后一位武状元,关于他的传说坊间比较少,原因就是因为他英年早逝,只活了22岁。

如果从他和霍元甲的比武来看,他的武功应该在霍元甲之上,只不过英雄气短名气才不如霍元甲。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